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林芝海拔多高?西藏林芝的概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5 10:10:45    

1.林芝的基本概况。古称“工布”,藏语音译为“尼池”,寓意为“太阳宝座”,地处西藏东南部,201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素有“西藏江南”“雪域明珠”等美称。总面积114870平方公里(11.487万平方公里),内与拉萨、山南、那曲、昌都相邻,与云南毗邻,外与印度、缅甸接壤,平均海拔3100米,辖1区6县,56个乡(镇、街道办)、504个村(居),居住着藏、汉、门巴、珞巴等35个民族和僜巴,常住人口23.89万人。林芝属于全国水力资源富集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典型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1.43亿千瓦,森林覆盖率达47.6%。

南迦巴瓦峰

2.林芝的荣誉称号。林芝是国际生态旅游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拥有古老淳朴的工布文化和风格迥异的门珞民俗、僜人风情,拥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巴松措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自然景观,拥有太昭古城、千年古堡群等历史古迹和易贡将军楼、波密红楼等红色遗迹。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最美中国榜·目的地城市”、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和“长安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奖项。

3.林芝的自然地貌。北部为念青唐古拉山,南部属喜马拉雅山东段,西北部为冈底斯山余脉,东部系横断山脉,前三大山脉为东西走向,后者多为南北走向。海拔4800米以上主要为冰雪地貌,海拔3800~4800米为冻土和冰缘地貌,海拔3800米以下为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境内地形总的趋势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差悬殊大,最高是南迦巴瓦峰海拔为7782米,最低是墨脱县巴昔卡海拔为155米。全境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与山地河谷地貌,山脉之间是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其中最大的是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及其支流尼洋河、帕隆藏布、察隅曲谷地。

4.林芝的河流湖泊。林芝地区有河流水面78.3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46%。河流主要属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大水系,其他有吉太曲、察隅曲、丹龙曲等河曲流。雅鲁藏布江水系包含雅鲁藏布江、尼洋河、巴河、帕隆藏布、易贡藏布;怒江水系包含然龙曲和康玉藏布曲。境内湖泊有巴松湖(措)也译称错高湖、易贡湖;其中巴松湖(措)意为湖之源头,藏语意为“三岩湖”。位于工布江达县境内,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湖面海拔3538米,湖呈长条型,全长15千米,宽3千米,总面积37.5平方千米,湖水面积26.5平方千米;易贡湖位于波密县易贡乡境内,海拔2600米,湖面面积20平方千米左右。

5.林芝的气候特点。芝南部临近印度洋,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喜马拉雅山拦截了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南坡从下往上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五种气候带,总体呈现日照偏少、日照偏少、长冬无夏、降水分布不均的特点。平均气温在6~17℃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6~19℃之间,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各地年平均相对湿度60%~75%之间,林芝无霜期日数平均在150天以上,其中波密、林芝、米林在150~170天,察隅在200天以上。

6.林芝的温泉资源。林芝温泉点近100处,主要分布在工布江达、林芝、米林、波密、墨脱县,著名的有工布江达县布如温泉群,由布如温泉、喇嘛温泉、尼姑温泉组成,水温在40℃~50℃左;林芝县八一镇排龙温泉群,沿帕龙藏布边缘裂隙中喷流而出,水温45~60℃左右;林芝县玉麦温泉,面积约为100平方米,水温40~60℃左右;米林县派乡大渡卡温泉,4处泉眼水温40~55℃左右。波密县松宗乡聋哑喊泉,因有喊声有泉水流得名。工布江达县松多温泉,水温40℃左右;察隅县巴嘎温泉,水温40℃左右;墨脱县甘代乡格登德母弄巴格登德母弄巴温泉群。

7.林芝的冰川资源。林芝区内及四周高山隆起,高寒的气候条件使大量的天然降水以固体形式储存于高山上。冰川及常年积雪面积6728.2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二。著名冰川有阿扎冰川,位于察隅县上察隅乡;卡钦冰川,位于波密县八盖乡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海洋型冰川,长32千米,面积170多平方千米;南迦巴瓦冰川,位于米林县与墨脱县41条现代冰川;加拉白垒峰冰川,位于林芝县加拉白垒峰周围,加拉白垒峰面积约149平方千米;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米堆沟面积近30平方千米,为复式山谷冰川;若果冰川,位于波密县易贡乡八玉沟;嘎隆拉冰川,分为嘎隆东冰川与嘎隆西冰川。东冰川位于嘎隆寺东侧,西冰川位于多拉热山口北西侧。

8.林芝的瀑布资源。林芝地区瀑布众多,主要有于米林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大拐弯瀑布、墨脱县背崩乡汗密瀑布、波密县古乡通麦一线瀑布、林芝县八一镇卡定天佛瀑布、工布江达县加兴沟瀑布、墨脱县达木乡欧登瀑布等。背崩瀑布位于墨脱县背崩乡附近,落差高90米。汗密瀑布又名“三叠泉”,位于墨脱县背崩乡汗密站,落差高50米。卡定沟瀑布,位于八一镇以西23公里处,瀑布主体由上下两个叠瀑组成的,上层的瀑布高约50米,第二层高15米左右。

9.林芝的山脉特点。喜马拉雅山脉东段自西向东延入林芝地区南部朗县、米林、林芝、墨脱四县,山脉西侧进入山南地区隆子县。山脉长约300多千米,宽度一般在100千米以上,山岭海拔一般在3800~5200米。念青唐古拉山脉分布于林芝地区北侧工布江达、波密两县内,分支部分延入林芝、墨脱、察隅等县内之北侧,断续延展约300千米,南北平均宽约80千米,山岭海拔一般4600~5800米。林芝地区近南北向山脉主要是伯舒拉岭山脉。岗日嘎布山脉分布于波密县与工布江达、林芝、墨脱、察隅四县邻界上,由嘎日山、埂日嘎布山、白日嘎山、都拉山口等一系列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体组成。

10.林芝的著名峡谷。林芝地区峡谷主要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察瓦龙、墨脱、波密、朗县、察隅等7条较大峡谷,属于弧形或线形断裂槽谷,长度56~496千米之间,宽度一般在80米以上。峡谷类型除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察瓦龙峡谷为深切峡谷型,其它均为中等切割峡谷。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林芝地区米林县派乡以东至墨脱县洛永;察瓦龙峡谷位于察隅县境内,沿怒江发育是一条线形裂谷;墨脱峡谷,位于墨脱县洛永至潘金,属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南侧延续部分;波密峡谷,位于波密县八盖乡至易贡乡,属于中等切割峡谷;朗县峡谷,位于朗县仲达乡与洞嘎乡西侧之间;察隅峡谷,位于察隅县境内,沿桑昂河谷发育是一线形裂谷。

11.林芝的历史沿革。林芝由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译。解放后根据当地物产,把“尼池”写作“林芝”。林芝历史最早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萨迦和帕竹时期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势力范围。17世纪林芝地区被分封为阿沛、江中、甲拉等领地。民国二十年西藏地方政府将林芝波密地方划为波堆、波密两宗。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60年设林芝专区,嘉黎宗、倾多宗、易贡宗、曲宗划入林芝专区。1963年10月林芝专署撤消。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下辖林芝县、米林县、工布江达县、墨脱县、波密县、察隅县、朗县7个县。2015年设立地级林芝市;辖原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墨脱县、波密县、察隅县、朗县和新设立的巴宜区。

12.林芝的文物古迹-第穆摩崖石刻。吐蕃时期摩崖刻石。位于第穆萨(今林芝县布久乡)境内。第穆,是工布地方的保护神,后被纳入藏传佛教护法神系统,并在该地建有寺庙,称为第穆寺。石刻内容系赤德松赞与工布王重申旧盟,再结新好。石刻藏文字苍劲古朴,有吐蕃时期特点。全文21列,下边有雍仲字符。据考证第穆摩崖造像及雕刻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记载了赤德松赞与工布地方首领会盟为好的过程,这是西藏非常有名的古迹。造像形象逼真,刻工精细,为历史留下了实证资料。除人文景观令人惊叹之外,此处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赞叹。

13.林芝的文物古迹-喇嘛岭寺。位于距八一镇约30千米的尼洋河下游右岸的三级阶地处,属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三面环山,面对尼洋河河口三角洲。寺院内佛殿成塔形,高约20米,内径约10米,上覆金顶,下映斑斓;彩珠环绕,檐角飞天;四壁分别为白、蓝、红、绿四色,外观和谐一致。佛塔内底层供奉莲花生大师,二层为观音之像,三层是无量光佛。佛塔外底层和二、三层分别为二十角和八角屋檐,整座殿为土木结构,融合了藏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

14.林芝的文物古迹-羌纳寺。位于米林县羌纳乡的贴琼林,寺庙占地面积508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42.2平方米。该寺原建于15世纪羌纳乡的一沟内,属白教(格举派)的寺庙。据说该地是由女神多吉帕姆化身为猪前来指明的,后改为黄教(格鲁派)。寺内至今还供奉着猪头像,主供佛为强巴佛孩童像。

15.林芝的文物古迹-秀巴古堡。位于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秀巴村,也叫"戎堡",距318国道1公里,距工布江达县城55公里,距八一镇75公里。"秀巴"藏语意为"剥皮"。秀巴古堡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西藏年代最古老、历史最悠久、古堡群最密集、结构保存最完整的古堡群,内设有整个西藏最大的转经筒,整个古堡群是被一个方阵所环绕包围的,给游客一种身临古战场的感觉,除此以外,你还能欣赏到西藏最大的转经筒、格萨尔点将台、经帆塔、蓝孔雀等文化自然奇观。

16.林芝的文物古迹-嘎朗王宫遗址。该遗址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城西南,波密县318国道旁,距县城15公里左右,她依山而建,伴着嘎朗湖,一年四季“静看闲云野鹤,闲听花开花落”。相传公元一百多年前由吐蕃王朝第十七代赞普(英武之王的意思)止贡赞普的儿子夏赤建立的嘎朗王朝,历经53代之久,最后王朝覆灭,王室之人纷纷逃难,留下行宫遗址,直至今日。

17.林芝的文物古迹-列山古墓群。位于林芝朗县金东乡列山村东北1.5千米外的列山南坡上,海拔3200米,古墓群依山而居,墓穴建筑奇特,是朗县最大而又古老的墓群。古墓群共分东区和西区,中间被深沟和山梁隔开。建于吐蕃或更早时期,古墓群整体排列成扇形,分别由长形、方形、圆形和亚字形等类型的墓组成,共有184座(东区163座,西区21座),占地面积为81.5万平方米(东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西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墓平均高7米,最高14米;古墓平均面积27.25平方米,最小的面积约7平方米。

17.林芝的文物古迹-“十勇士”纪念碑。碑位于波密县通麦镇,通麦大桥东,由成都军区所立。1967年8月,副教导员李显文奉命带领11、12连运送战备物资到西藏,8月15日,车队经过川藏线帕龙山塌方区,帕龙山从700米高处铺天盖地倒下来,吞没了公路,中断了河流。李显文等十位勇士为完成运输任务,保卫战备物资而壮烈牺牲。经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批准,1968年11月14日,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17团3营副教导员李显文等10位官兵“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光荣称号。

18.林芝的文物古迹-布久喇麻岭寺。布久喇嘛岭寺是属于红教,是藏传佛教场所。这个寺庙呈正四角,外底层屋檐共有二十角,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屋檐是属于八角。佛殿高20米,上覆金预,呈塔形,他的四面墙体分别有着四种颜色,白蓝红绿四种色彩。在寺庙里面还有着著名莲花生大师践石的遗迹,在寺庙内还有着精美的画壁。寺庙三面环山,对面是尼洋河河口三角洲,寺庙底层是供奉着莲华生大师,第二层是观世音之像,第三层是无量光佛。在佛塔的外底层好二三层分别都是二十角和八角屋檐,运用了土木结构,而且还融入了藏汉民族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

19.林芝的交通状况。拉林铁路是拉萨站——林芝市巴宜区林芝站的铁路,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拉萨河而下,经贡嘎转向东,经山南、朗县、米林,跨越雅鲁藏布江到林芝站。国道318川藏公路林芝段,东起波密县牛踏沟,经扎木、松宗、达兴、通麦、鲁朗、东久、八一、巴河、工布江达,西至米拉山口,全长613.73千米。拉林高等级公路、简称拉林公路,是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的一条城际快速路,连接省会拉萨和地级市林芝。拉林高等级公路平行于国道G318拉林段,拉萨和林芝单向车程时间5小时。林芝米林机场机场,林芝机场位于米林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河谷,距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50公里,海拔2949米。

20.林芝的自然保护区。1985年建立了西藏第一批自然保护区,其中林芝地区有4个。1993年批准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共6个。1996年国务院批准墨脱自然保护区。截止2000年,林芝地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19.12万公顷。墨脱自然保护区位于东喜玛拉雅山南坡,察隅自然保护区位于察隅县下察隅镇慈巴沟,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东部,林芝巴结巨柏自然保护区位于距林芝县以西10多千米的巴结村西南坡上,林芝东久自然保护区位于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

21.林芝的重要水系。雅鲁藏布江流域,境内长度为728.3公里、水能蕴藏量约7141.3万千瓦尼洋河流域,尼洋河全长307.5公里,流域面积17535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为269.5万千瓦。帕隆藏布流域,帕隆藏布由东西两支构成,东支帕隆藏布是主支流,西支易贡藏布,帕隆藏布干流全长266公里,流域面积约28631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为862万千瓦。易贡藏布全长286公里,流域面积13533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为512.3万千瓦。

22.林芝的特产-朗县核桃朗县,神奇美丽,人杰地灵。“核桃”藏语“达嘎”,据传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随陪嫁被带入西藏,后逐步在西藏广为栽种,民间有把核桃作为婚庆和爱情象征的习俗,被喻为“百年好合”。因核桃一次栽培,百年受益,故西-民又称其为“百年庄稼”。其品种主要有酥油核桃、鸡蛋核桃等优秀品种,是历代达官显贵的贡品。朗县核桃,虽其貌不扬,但品质极佳,核桃仁松脆味甘,肉质香醇甜润,香气逼人,无与伦比。

23.林芝的特产-波密天麻。波密,古称博窝,藏文意为祖先,位于西藏东南部。波密县风景秀丽,素有“小瑞士”、“绿海明珠”之称。由于波密县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波密县林下资源生物的多元性和优异性,波密天麻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波密天麻”属于天麻中的乌天麻,具有成品率高、折干率高、天麻素含量高的特点,其外部特征为清晰的环纹、鹦鹉嘴、脐眼明显、质坚、体实、无空心、特异气味浓,个大、肥厚、椭圆、略扁、表面黄白至深棕色。

24.林芝的特产-藏香猪。毛多为黑色,部分猪具有不完全“六白”特征,少数猪为棕色,也有仔猪被毛具有棕黄色纵行条纹。鬃毛长而密,被毛下密生绒毛。体小,嘴筒长、直,呈锥形,额面窄,额部皱纹少。耳小直立、转动灵活。胸较窄,体躯较短,背腰平直或微弓,后躯略高于前躯,臀倾斜,四肢结实紧凑、直立,蹄质坚实。藏猪能适应恶劣的高寒气候、终年放牧和低劣的饲养管理条件,在海拔2500~3500m的青藏高原半山区、饲料资源缺乏,藏猪以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创造了有别其他猪的独特种质特性。

25.林芝的特产-林芝松茸。松茸是林芝有名的土特产。 林芝市盛产各种野生食用菌。其中松茸被誉为“食用菌之王”,富含各种营养成份,具有抗癌和抗疲劳作用,林芝的松茸畅销国内外市场。林芝地区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小气候差异悬殊。雨热同季,气温适中,降水集中,光照理想,光热水资源利用率高,利于松茸生长,为松茸稳产、高产、优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林芝市降水量高度变化的差异,湿润、半湿润类型兼备,不同水热类型的组合形成了各种立体的气候系统。在山体中下部气候温暖,水分充足,是理想的天然松茸生产地。

26.林芝的特产-墨脱石锅。墨脱县旁辛乡是著名的墨脱石锅原产地,当地人将出自南迦巴瓦峰悬崖上的“皂石,用原始的刀具雕凿成锅。神奇之处墨脱石甚是传奇,在当地用钢刀削石,可以削石如泥,一旦离开墨脱,石头便坚似钢铁,墨脱石为何具有如此特性不得而知。墨脱石锅原料为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质地绵软,石锅以灰褐色、灰巴色为主色调,形状为桶形,厚2-3厘米,规格大小不等,大锅直径大约30厘左右,中等的直径20厘米左右,小的直径10厘米左右,锅底有平底和弧形两类。墨脱石锅可耐2000℃高温,具有传热快、不粘锅、不变色等优点,汤汁香浓可口、后味醇厚、持久。

27.林芝的著名景点-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海拔3700米左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神湖和圣地。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巴松错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

28.林芝的著名景点-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直白县过去,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景区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

29.林芝的著名景点-米堆冰川。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东约100km处的玉普乡米堆村,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m,雪线海拔只有4600m,末端海拔2400m,冰川下段穿行于针阔叶混交林带,两侧大山巍峨峻峭。米堆是以一座冰川得名的一个地方,它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东约100公里处。米堆冰川靠近川藏公路,可包车约2小时到达米堆村,从景区门口到冰川还有约7km路程,步行约3小时,驾车20分钟即到。

30.林芝的著名景点-鲁朗景区。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的风景像一幅油画,雾气总是缠在山腰,绿色阴湿的草场,颜色鲜亮的野花,一座座木屋散布其中,一派田园的美好。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崐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马先蒿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崐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错落有秩,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鲁朗镇游玩时间0.5-1天开放时间,全天开放无需门票。

31.林芝的著名景点-南伊沟旅游风景区。珞巴族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生活在西藏的珞瑜地区,珞巴意为“南方人”,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通用藏文。珞巴人主要生活在林区,兼营畜牧、纺织、采集和竹器纺织。珞巴男人一般都跨长刀,身着皮毛猎装,头戴兽皮帽。女人穿圆领窄袖短衫,下身为紧身筒裙,小腿扎裹布。无论男女腰部和颈部都挂满了厚重的饰物。珞巴族信奉原始宗教,图腾有太阳、月亮、虎、豹、熊、猪、牛、羊、狗、鹰等30多种,还有对天体、山石、土地、树、水和火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正式成立于1988年。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风景区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门票200元。

32.林芝的著名景区-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南迦巴瓦峰的西坡是一陡峭的断崖绝壁,直达谷底。南迦巴瓦峰南边是乃彭峰,两山之间发育着3条巨大的山谷冰川,一直往下伸延到郁郁葱葱的-里。南迦巴瓦峰北面隔江相望的加拉白垒峰,海拔7234米,为一鞍形双峰山,也是终年云遮雾锁。

33.林芝的著名景点-尼洋阁藏东南文化博览园。尼洋阁藏东南文化博览园位于八一镇城外,是一处以表现门巴族、珞巴族等藏东南地区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博物馆。馆内共分为14个展厅,展示了很多有当地特色的文物、生活用品、服饰等,可以来此参观了解。尼洋阁的建筑从外面看是一座很有藏族风格的圆塔,周围环绕着山峦,很有气势。每到夏天格桑花开,结合着建筑和山景很适合摄影。地质在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娘乳岗,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免费开放。

34.林芝的著名景点-西部倾波地区景区。景区内有扎西绕登寺,建于公元15世纪,创始人是格鲁派结斜亚仁青朗杰-。寺庙占地面积为4887.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437.3平方米;德拉山又名玉松山。位于里龙乡玉松村境内,被当地群众奉为神山;天下第一坡,位于里龙乡巴让村境内,第一坡河水晶莹透彻,河岸山崖陡峭险峻、林木繁盛;桑格山坡,传说文成公主进藏路过此地时遇到一伙强盗,强盗抢劫财物后走到山坡处,突起狂风将他们全部埋在了地下,后来人们便称此山坡为“脾气古怪的桑格山坡”;巴让野人居住点,据说巴让村的一山上曾有野人居住。位于里龙乡朗贡村20公里处达瓦西热神山、雨拉神水山上有一“黑洞”。另外还有龙达杰玛曲旦寺、珊瑚天柱、嘎玛巴佛塔的景点。

35.林芝著名景点-古秀寺,“雍仲本教”的史传名寺,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古秀寺由多丹日巴珠色大师修建于1332年。“古秀”是藏语音译,意思是等身像。 根据典籍记载,雍仲本教的祖师敦巴辛饶弥沃佛陀在这里第一次传授大乘佛法的八关斋戒,护法神供奉了与祖师等身的柏树,敦巴辛饶佛亲手栽下这棵与自己等身的柏树,被称为等身树。这棵大树的周围有六颗小树围绕,代表度化六道的众生之意,也具有殊胜的加持,遗憾的是在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等身树依旧存在。这棵树一直到现在都被认为是神圣之树,现被确认为世界上第一棵柏树。古秀寺背依本日神山,在具有殊胜加持的道场中,法脉的传承庄严有力。

36.林芝的著名景点-古秀寺。建于1332年,由本教教徒多丹日巴珠色修建,面积200多平方米,三层楼经堂、佛殿等建筑,寺内供有真巴南卡、才旺仁增、莲花生三尊本教佛像,并藏有大量的本教典籍。建筑风格及寺内的佛像、壁画都与其它藏传佛教寺庙有很大的区别,万年古柏——尼赤“古秀”位于古秀寺内。“古秀”藏语意为僧人,这指柏树。据本教典籍记载,该树是当年本教祖师顿巴·兴绕弥沃大师栽种的与自己等身的柏树。如今树高18米树胸围约13米,树根部由玛尼石围住。古秀寺庙是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朝拜和绕转者络绎不绝,他们既有本教信徒,也有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信徒;既有当地的信教群众,更有来自四川、青海、甘南等藏区的信教群众绕转本教的“三宝”(指佛、法、僧)。

37.林芝的美食-易贡辣椒。“易贡”藏语意为“美丽”。易贡乡位于波密县西北方向,距县城153公里。相传易贡辣椒是由茶马古道商人带入;另一说法是1950年入藏部队十八军引入。经长年种植而形成的独特地方品种。其特有的品质在全区独一无二,素有“味中上品”、“有易贡辣椒,就有好胃口”的美誉。深受区、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易贡辣椒鲜果实以羊角、圆锥形居多。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呈鲜红色,具有皮薄、香辣味浓郁,回味悠长的特点,易贡辣椒能增加食欲、驱寒祛湿、健脾开胃。易贡海拔2100米,自然条件适宜辣椒种植。易贡辣椒也以其嫩、辣、爽的特点而久负盛名。

38.林芝的美食-林芝苹果。林芝苹果主要为红富士、元帅系列品种,是在林芝县特殊气候条件下种植形成独特风味的水果产品。林芝苹果果型端正,色泽光亮艳丽,果面光滑、细腻,香味独特、浓郁,酸甜适口、酥脆化渣,品质优良。保护区内生产的红富士苹果果核部分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了独特的“糖心”;元帅系列果型高庄,色泽艳丽,品质上乘,堪比美国蛇果。林芝苹果地域保护范围:林芝县所属的八一镇、百巴镇、林芝镇、布久乡、米瑞乡、更章乡6个乡镇所辖的6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3°27′00″—94°41′00″,北纬29°21′00″—29°56′00″。保护规模10000亩,年产量约2.5万吨左右。

39.林芝的美食-朗县奶渣包子,奶渣包子顾名思义就是用奶渣做馅,奶渣是什么呢?那要从牛奶的提炼说起了,新鲜的牦牛奶煮沸以后被藏族人用传统而独特的方式分解,最贵重最精华的是酥油,其次就是奶渣了,也就是提炼了酥油以后剩下的渣。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馅,奶渣包子由此而来。奶渣晒干以后,藏族人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干奶渣汉族人不太吃的惯,不过奶渣包子到是藏汉、老少皆宜。

40.林芝的发展情况。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9.01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排名全区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135.12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排名全区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3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排名全区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46元,比上年增长13.3%,增速排名全区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67元,位居全区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