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7 08:21:35
坐月子的“十大禁忌”
1.立马大补
有些父母看到女儿生孩子很辛苦,会消耗很大的体力,便想着给女儿炖点有营养的汤,生完孩子喝。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有很大隐患的。
中医说,虚不受补,刚分娩完的产妇身体很虚弱,立即大补可能身体会承受不住。
此外,怀孕期间,产妇的内脏会被子宫压迫,产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复原。若是顺产,则需要休息一段时间,而若是剖腹产,因为手术前会清空肠胃,所以手术后要等到通气后才能进食。
并且,产后需要给婴儿喂奶,需要等乳腺疏通后才适合进补,也就是在给宝宝哺乳过后。
小贴士:
坐月子时的补充调理可以遵循“一排二调三补”的原则。
产后第一周主要是排毒和代谢,第二周是调理身体,收缩子宫和骨盆,第三周才开始进补。
2.憋尿憋便
顺产时,可能会出现撕裂或者侧切,而剖腹产腹部会留下刀口,有些产妇希望伤口能尽快恢复,不敢上厕所,怕伤口会变严重。
但这是很错误的做法。因为排泄物滞留会影响子宫的收缩,反而更不利于产后的恢复。
小贴士:
想上厕所时,争取在很短的时间解决掉,不要忍着,可能第一次会很痛苦,后面就会好一些了。
另外,不要因为不想上厕所而不喝水、不吃水果,这样容易引起便秘,增加排便的难度和时长。
3.一直卧床不起
坐月子的目的确实是多休息,可一直躺在床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休息方法。
一直躺在床上,会使得膀胱压迫子宫,可能出现子宫脱垂的情况。
另外,一直躺着也不利于肠道的蠕动,容易引起便秘。
小贴士:
一般来说,产后三天就可以尝试着下床走动走动了,做一些简单的动作都是可以的,比如,散步,抬抬胳膊等。
产后四周可以做些简单的健身,比如产后瑜伽,促进身体的恢复。
4.不刷牙也不清洁身体
如果不刷牙,容易引发龋齿。而一直不洗澡的话,身体流的汗液没有被清洗干净,容易出现细菌感染,严重的甚至引起伤口感染。
小贴士:
一般来说,在自然分娩后2-5天左右,可以考虑洗淋浴了。不过,要注意尽量在5分钟左右洗完,时间不宜太长,另外,也要注意室内温度和水温,当心感染风寒。
如果觉得不方便洗澡,或不敢洗澡的话,可以用毛巾稍微擦下身子。
如果选择的是剖腹产的话,刀口需要时间康复,那么最好在两周之后再考虑洗澡的事。
5.不注意休息
生完孩子后,妈妈一般会很紧张,尤其是新手妈妈,总是担心孩子的饮食和睡眠,而忽略了自己的休息。
月子期间,建议宝妈跟家里人一起轮番带娃,除了给孩子哺乳是需要妈妈亲自动手外,哄孩子睡觉、给孩子换尿布等,可以让家里人一起帮忙,好让妈妈有时间获得足够的休息。
另外,婴儿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妇也要学着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时,尽量保持冷静,然后再寻找解决方案。
小贴士:
产后三天,除了下床活动外,其余时间尽量多多休息,少玩手机。
另外,尽量调整自己的作息,最好能跟宝宝作息一致,这样不仅方便照顾宝宝,宝妈也能得到足够的休息。
6.碰凉水
月子期是指产后42天内,在这期间,不要碰凉水。
7.饭菜里放味精
做饭菜时,为了增添鲜味,很多人会选择加入一点味精。
这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影响。但对需要哺乳的产妇来说,味精里的谷氨酸钠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这可能会引起12周内的宝宝缺锌。
8.不运动,等肚子自己恢复
怀孕期间,孕妇的肚子不断被胀大,腹直肌被分离开来。分娩后,产妇的肚子变得松松垮垮的,还有些大,不过这些不全是脂肪的堆积,还有腹直肌分离的缘故。
所以,要想恢复肚子,减掉肚子上的赘肉,需要做些适当的锻炼。
小贴士:
产妇可以先自测腹直肌的分离程度,若是分离小于三指,可以自己在家做一做平板支撑。若是大于三指,需要去寻找专业的医生帮忙。
另外,产后记得戴收腹带,有利于肚子的恢复。
9.“一通捂”
坐月子确实需要注意保暖,不能吹风,但捂得太过也是不利于恢复的。尤其是有些产妇,不管三七二十一,成天捂在被子里,房间也关得密不通风。
有亲人朋友来探望时,若是携带细菌病毒,产妇长期处于密闭空间,是很容易感染的。
小贴士:
月子期间,也要及时开窗换气,在换气期间,为避免产妇和宝宝感染风寒,可以先去别的房间待着,等换气完毕,且室内温度恢复后,再回房间。
10.同房
分娩后,恶露排干净的时间各不相同。有的产妇一周左右恶露就没有了,便以为可以同房了,但其实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
产后,产妇的子宫创面是很大的,需要一些时间来恢复。而且不仅仅是子宫,宫颈、产道也需要时间恢复。
所以,同房最好在42天之后,也就是在月子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