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排名函数怎样不出现重复排名(常用的函数公式排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9 12:15:24    

第一部分:美式排名公式

一、用RANK函数两参数用法做基础排名(默认降序排列)。

特点:如果有两个数字排名相同,如下图,有两个第5名,下一名就是第7名,跳过了6。也就是说最大的次序和总数据量一致,其中的第2个第5占据了“第6”这个名次。

单列成绩排名公式:=RANK(C2,C2:C11)

双列成绩排名公式:

=RANK(H2,($H$2:$H$6,$L$2:$L$6)) ---第一列

=RANK(M2,($H$2:$H$6,$L$2:$L$7)) ---第二列
参数重点:需要注意排名的成绩区域。

函数格式说明: RANK(number,ref,[order]) ;Number 必需。需要找到排位的数字。Ref 必需。数据区域,多个区域用括号如(A1:A8,C1:C8)。忽略非数字格式。Order 可选。一数字,指明数字排位的方式。 如果 order 为 0(零)或省略,从大到小降序排列。如果 order 不为零,从大到小升序排列。


二、用COUNTIF函数

单列成绩公式:=COUNTIF($C$2:$C$11,'>'&C2) 1

双列成绩公式:

=COUNTIF($H$2:$H$6,'>'&C2) COUNTIF($L$2:$L$6,'>'&C2) 1
=COUNTIF($H$2:$H$6,'>'&L2) COUNTIF($L$2:$L$6,'>'&L2) 1

和正序排名类似,用COUNTIF函数也可以替代RANK函数实现倒序排名,公式如下:=COUNTIF($C$2:$C$11,'<'&C2) 1


三、并列不重复排名

1、RANK和COUNTIF函数组合

公式:=RANK($C3,$C$3:$C$12) COUNTIF(C$3:$C3,$C3)-1

特点:用这个公式,根据Excel行的特点,相同分数时,行数越大排名越大。如下图D6和D7单元格。

2、用COUNTIF函数也可以实现上一步的不重复排名。

公式:=COUNTIF(H$3:$H3,H3) COUNTIF($H$3:$H$12,'>'&H3)


第二部分:中国式排名公式汇总

什么是“中国式排名”?以下图为例说明,C列是学生成绩,D列为学生成绩排位。比如学生江张六和张七的成绩并列排名为5,李五和李六的并列排名是6,张五排名是7。这种排名方式在并列排名之后仍保持连续的名次,中间不会间断。世界只有中国对学生成绩采用的是排名的方法,故称“中国式排名”。


先列举一下我搜集整理的中国式排名公式:

1. 普通公式=SUMPRODUCT(($C$2:$C$11>C2)/COUNTIF($C$2:$C$11,$C$2:$C$11)) 1

2. 数组公式: =SUM((C$2:C$11>=C2)/COUNTIF(C$2:C$11,C$2:C$11))

3. 数组公式: =SUM(IF($C$2:$C$11<=C2,'',1/(COUNTIF($C$2:$C$11,$C$2:$C$11)))) 1

4. 公式=SUMPRODUCT(N(IF(FREQUENCY($C$2:$C$11,$C$2:$C$11),$C$2:$C$11,0)>=C2)

5. 普通公式=SUM(--(FREQUENCY($C$2:$C$11,IF($C$2:$C$116>=C2,$C$2:$C$11))>0))

6. 数组公式: =SUM(--IF(FREQUENCY($C$2:$C$11,$C$2:$C$11)>0,$C$2:$C$11>C2)) 1

7. 数组公式: =SUM(--IF($C$2:$C$11>=C2,MATCH($C$2:$C$11,$C$2:$C$11,)=ROW($C$2:$C$11)-1))

8. 双列公式:

=COUNT(0/FREQUENCY(CHOOSE({1,2},$C$2:$C$6,$G$2:$G$6)-C2,ROW($1:$83)-1))

=COUNT(0/FREQUENCY(CHOOSE({1,2},$C$2:$C$6,$G$2:$G$6)-G2,ROW($1:$83)-1))

注意事项:


· 有的Excel运用不了这个公式,因为你的Excel中宏的级别设成是低。或者是在安装office没有完全安装。



第三部分:中国式排名公式具体分析

一、运用SUMPRODUCT函数

1. 公式=SUMPRODUCT(($C$2:$C$11>C2)/COUNTIF($C$2:$C$11,$C$2:$C$11)) 1


SUMPRODUCT是多条件求和函数。举例说明,上图两个数组数组1和数组2,公式“SUMPRODUCT(A2:B4, C2:D4)”的作用是:两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对应相乘,然后把乘积相加,即 3*2 4*7 8*6 6*7 1*5 9*3。(156)你的,明白?


再来说公式:公式的前半部分“($E$3:$E$16>$E3)”是返回一个数组:在E3:E16区域内大于E3单元格数值的个数,这里为0;公式后半部分“/ COUNTIF($C$2:$C$11,$C$2:$C$11)”可表述为“*1/ COUNTIF($C$2:$C$11,$C$2:$C$11)”, COUNTIF($C$2:$C$11,$C$2:$C$11)的值永远为一个固定值1,大家可以测试一下。所以这个公式可简化为0*1 1=1。意思就是说在E3:E16区域内没有比E3大的数,排名为1。


再举例说明单元格D3的公式为:“= SUMPRODUCT(($C$2:$C$11>C2)/COUNTIF

($C$2:$C$11,$C$2:$C$11)) 1”。在E3:E16区域内比E10大的数字有6个,故其排名为7,所以函数公式后面要加1。

2. 公式简化:

=SUMPRODUCT((C$2:C$11>=C2)/COUNTIF(C$2:C$11,C$2:C$11))


公式解释:=SUMPRODUCT(($A$2:$A$11>=A2)/COUNTIF($A$2:$A$11,$A$2:$A$11))

$A$2:$A$11>=A2:运算结果得到{TRUE;TRUE;TRUE;TRUE;TRUE;TRUE;TRUE;TRUE;TRUE;TRUE},

意思就是找到大于等于A2的分数,返回逻辑值。如果大于等于就是真,小于等于就是假(逻辑值参与运算的时候FALSE=0,TRUE=1)


COUNTIF($A$2:$A$11,$A$2:$A$11):运算结果得到{1;1;1;2;1;1;1;1;1;2}。


意思是61在数据中有1个,81在数据中有1个,63在数据中有1个,83在数据中有2个,以此类推。就是求出A2:A11的每个数据在A2:A11的全部数据中有几个相同的。($A$2:$A$11>=A2)/COUNTIF($A$2:$A$11,$A$2:$A$11):运算结果为:{1;1;1;0.5;1;1;1;1;1;0.5},这样两个0.5加起来就是1,这样就做到相同分数只计算一次排名。


这也是大家所说的中国式排名,在中国人的习惯中,无论有几个并列第2 名,之后的排名仍应该是第3 名,即并列排名不占用名次。

3. 降序公式

=SUMPRODUCT((C$2:C$11<=C2)/COUNTIF(C$2:C$11,C$2:C$11))

4. 公式:=SUMPRODUCT(N(IF(FREQUENCY($C$2:$C$11,$C$2:$C$11),$C$2:$C$11,0)>=C2)

【思路分析】(1) 使用FREQUENCY将数组中不重复出现的元素标识出来,第一次出现的元素标识出现次数,重复出现的元素标识0,如FREQUENCY($C$2:$C$11,$C$2:$C$11)返回数组{2;1;2;0;1;1;0;1;1;0}


(2) 使用IF条件配合第1步的标识使原数组返回不重复元素与0组成的数组,即公式中的IF(FREQUENCY($C$2:$C$11,$C$2:$C$11), $C$2:$C$11,0)返回数组{8;9.5;9;0;8.5;6;0;7.5;7;0}


(3) 将第2步结果与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比较,判断是否大于等于其数值,返回一串逻辑值构成的数组即IF(FREQUENCY($C$2:$C$11,$C$2:$C$11), $C$2:$C$11,0)>=C2返回结果为{TRUE;TRUE;TRUE;FALSE;TRU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


(4) 使用N函数将逻辑值TRUE和FALSE分别转化为1和0,即{1;1;1;0;1;0;0;0;0;0}

(5) 最后使用SUMPRODUCT函数统计第4步中的求和结果,即中国式排名的名次。


这四个公式虽然也是数组函数,但因为是Sumproduct()所以不需要数组三键就能正确计算。


二、运用SUM IF函数组合

1. 数组公式:

=SUM(IF($C$2:$C$11<=C2,'',1/(COUNTIF($C$2:$C$11,$C$2:$C$11)))) 1


这是一个SUM(IF(Logical-test[value-if,[value-if-false),countif(rang,criteria))的数组公式,按ctrl shift enter三键结束。下拉复制公式即可得出其余的排名。


公式解释: COUNTIF($C$2:$C$11,$C$2:$C$11)部分:这是一个数组运算用法,它的运算过程是:

  COUNTIF($C$2:$C$11,C2)

  COUNTIF($C$2:$C$11,C3)

  COUNTIF($C$2:$C$11,C4)

  ……


分别统计B2、B3、B4单元格在B2:B6区域中出现的次数。得到结果为:1,1,1,2,2。其中“1”代表此单元格中的内容在B2:B6区域中只出现一次,即没有重复;“2”代表此单元格中的内容在B2:B6区域里重复2次。这一步的操作,可以得到数据是否有重复和以及重复的次数。


1/ COUNTIF($C$2:$C$11,$C$2:$C$11)部分:在公式编辑栏选中这部分公式,按F9键查看运算结果为:{1;1;1;0.5;0.5}。


IF($C$2:$C$11>C2,……)部分:

IF第一参数:$C$2:$C$11>C2的结果是:{FALSE;TRUE;FALSE;TRUE;TRUE},意思是B2单元格中的内容分别和C2:C11区域内的各个单元格内容进行大小比较。


“IF($C$2:$C$11>B2, 1/ COUNTIF($C$2:$C$11,$C$2:$C$11))”,这里IF省略了第三参数,因此当得到FALSE时,此时将返回结果“FALSE”,当得到TRUE时,此时将返回对应的结果,得到的结果是{FALSE;1;FALSE;0.5;0.5}。


接着SUM函数对IF函数内的结果进行加总,得到结果“3”。为什么还要再加上“1”呢?原因是IF函数内的测试条件是“>”,对于“B2:B6区域”里的最大值“72”而言,得到的结果是{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那么SUM函数计算得到的值就是“0”,显然排名第0位,不符合常识,因此要额外加上“1”。


这个中国式排名公式的核心部分就是:“1/ COUNTIF($C$2:$C$11,$C$2:$C$11)”,目的是避免重复计算相同项。

2. 降序公式

{=SUM(IF($C$2:$C$11<=C2,1/(COUNTIF($C$2:$C$11,$C$2:$C$11)),''))}


三、运用SUM COUNTIF函数

1.数组公式=SUM((C2<=C$2:C$11)/COUNTIF(C$2:C$11,C$2:C$11)) }

函数关键部分是 1/COUNTIF(C$2:C$11,C$2:C$11)。countif(Rng,Cel)函数的作用是【统计】 Rng区域中符合Cel【相同条件】的【元素个数】,即每个元素的重复次数。


如果Cel参数是一个数组区域,那么将返回一个数组结果:即: COUNTIF(C$2:C$11,C$1:C$11)的含义,就是分别以第2参数C$2:C$11区域中的7个单元格为条件,每次查找第1参数C$2:C$11区域中=C$2 或C$3 或C$4…… 或C$11的元素数……返回一个数组结果如:{1,1,2,1,2,1,1}即,区域中每个元素的重复次数。


显然1代表重复次数=1,即这个元素在整个区域中只出现了1次。

2代表重复次数=2,即这个元素在整个区域中一共出现了2次。

…………


到这里就可以发现一个重要规律: 【区域中,重复n次的元素个数=n个】。即,

重复次数=1的 元素数只有1个,

重复次数=2的 元素数会有2个,

重复次数=3的 元素数会有3个,

……

重复次数=5的 元素数会有5个


因此,接下来引入一个重要的计算结果:1/COUNTIF(C$2:C$11,C$2:C$11)

例如: COUNTIF(C$2:C$11,C$2:C$11)= {1,1,2,1,2,1,1}时,

1/ COUNTIF(C$2:C$11,C$2:C$11) 计算就返回 = {1,1,0.5,1,0.5,1,1}


那么把这个数组结果相加,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总和=区域中不重复元素的个数

其实原理很简单,相当于对于每一个不重复元素来说,如果这个元素在区域中一共重复了n次,那就一定会有n个元素。

那么,对于每一个元素COUNTIF()结果=n,而其1/COUNTIF()结果=1/n,因为一共有n个元素,那么它们的总和=n*(1/n)=1

…………

即,=Sum(1/Countif(rng,cel)) 得到的计算结果,就会是rng区域中不重复元素的个数。进一步,如果我们需要统计比这个数大的个数,当然使用(C$3:C$9>=C3)作为数组计算条件就可以了。


因此,最后的合成公式就是:SUM((C3<=C$2:C$11>=)/COUNTIF(C$2:C$11,C$2:C$11))

即,用sum()统计以符合 (C$2:C$11>=C3)为条件,用/COUNTIF(C$2:C$11,C$2:C$11)方法统计区域中不重复元素的个数最后就得到了【中国式排名】的结果。

2. 降序公式:

{=SUM((C2>=$C$2:$C$11)/COUNTIF($C$2:$C$11,$C$2:$C$11))}


四、SUM FREQUENCY组合

1. 数组公式:

{=SUM(--IF(FREQUENCY($C$2:$C$11,$C$2:$C$11)>0,$C$2:$C$11>C2)) 1}


2. 普通公式:

=SUM(--(FREQUENCY($C$2:$C$11,IF($C$2:$C$116>=C2,$C$2:$C$11))>0))


五、SUM MATCH组合

{=SUM(--IF($C$2:$C$11>=C2,MATCH($C$2:$C$11,$C$2:$C$11,)=ROW($C$2:$C$11)-1))}


六、 统计双列成绩排名公式

=COUNT(0/FREQUENCY(CHOOSE({1,2},$H$2:$H$6,$L$2:$L$6)-H2,ROW($1:$100)-1)) =COUNT(0/FREQUENCY(CHOOSE({1,2},$H$2:$H$6,$L$2:$L$6)-L2,ROW($1:$100)-1))


七、Excel用SUMPRODUCT实现多条件排名

下图是汇总后的成绩表,三所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成绩都放到了一个工作表中。为了做好成绩分析,要求以总分为依据做好两个排名:一是排出每位学生在全市相同专业的学生中的名次;二是排出每位学生在本校本专业中的名次。

可以将数据按专业、按学校分别筛选出来复制到不同的工作表中,然后在不同的工作表中用RANK函数进行排序。如果使用SUMPRODUCT函数来完成这个有条件的排名工作,就方便多了。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准备工作:

选定总分所在的H2:H1032单元格区域,点击功能区“公式”选项卡“定义的名称”功能组中“定义名称”按钮,在弹出的“新建名称”对话框“名称”输入框中输入为此区域定义的名称“zongfen”。此时,对话框下方的“引用位置”后的输入框中已经自动输入我们选定的单元格区域“=对口!$H$2:$H$1032”,如图2所示。

按同样的方法,选定学校所在单元格区域I2:I1032、专业所在单元格区域J2:J1032,分别为它们指定名称“xuexiao”和“zhuanye”。完成后,这准备工作就算是结束了。


2、排定名次:

在K1单元格输入标题“按专业排名”。点击K2单元格,输入公式

“=SUMPRODUCT((zhuanye=$J2)*($H2<zongfen)) 1”,按下回车键,结果出来了吧?向下拖动其填充句柄至最后一行,OK,按专业排名就算完成了。


在K1单元格输入标题“按专业排名”。点击K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zhuanye=$J2)*($H2<zongfen)) 1”,按下回车键,结果出来了吧?向下拖动其填充句柄至最后一行,OK,按专业排名就算完成了。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平行班的成绩汇总在一张工作表中,而我们又需要学生的班内名次,那么不妨照此办理一回,呵呵,那效果,真的是谁用谁知道啊。


说明:这里我们使用的是SUMPRODUCT函数的多条件计数功能。

语法:=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3)* …(条件n))

作用:统计同时满足条件1、条件2到条件n的记录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