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8 14:45:02
假释之所以不适用禁止令,主要原因在于 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被认为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他们在假释期间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定已经包含了必要的限制性内容。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因此,假释的出发点是认为罪犯已经改过自新,不再对社会构成威胁。
禁止令主要是为了辅助管制和缓刑的执行,防止罪犯在执行期间或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从而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以及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前需报经监督机关批准。这些规定本身已经具有禁止性,因此不需要再额外适用禁止令。
综上所述,假释不适用禁止令是因为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被认为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他们在假释期间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定已经包含了必要的限制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