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2:06:20
面对开发商假按揭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单独实施假按揭:若假按揭行为由开发商单独实施,如伪造借款人签名等手段,则开发商需独立承担全部还款责任。
共同串通:若开发商与借款人共同串通实施假按揭,借款合同有效,借款人需依约清偿贷款,开发商则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后,可要求开发商返还贷款。
借款人如无法按期还款,可向银行提出申请延长贷款期限。若延期申请未获批准,贷款将从到期日的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
贷款行可向法院起诉,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包括冻结存款、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等。一旦法院判决,将依法强制执行,以偿还银行损失,包括本金、利息、罚息及相关费用。
开发商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发现假按揭行为,可向房屋管理局或城乡建设局投诉,要求调查并处理。若涉及欺诈行为,还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若与开发商或借款人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仲裁或起诉的方式解决纠纷。借款人可依据借款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责任。
综上所述,面对开发商假按揭,借款人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包括追究民事责任、申请贷款延期、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追究刑事责任以及通过投诉与举报等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建议在购房过程中选择信誉良好的开发商,避免陷入假按揭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