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入关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说崖山之战和清军入关意味着汉民族走向了穷途末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08 14:16:15    

1279年,元朝在崖山之战中消灭了大宋最后的残余势力,大宋君臣十万多人跳海自杀。几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首次出现没有汉人政权的情况。

1644年,悲剧再次出现,先是李自成大军逼的崇祯皇帝煤山上吊,接着就是当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被迫撤出北京城,清军入关。之后十几年,清军消灭南明,中华大地上又一次出现没有汉人政权的情况。

在短短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汉人两次被灭国,中华大地上长时间出现没有汉人政权的情况。这不能不引起汉人的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汉朝和唐朝是领先世界的。但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朝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和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也在快速发展。汉人领先的幅度在不断降低。

唐朝在中前期还能利用统一的优势,体量和经济的优势打击对手。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就基本失控了,唐朝经常借助游牧民族的骑兵来镇压农民起义、叛乱势力。每次帮唐朝镇压叛乱后,游牧民族的首领就能加官进爵,获得丰厚的赏赐。

沙陀首领朱邪赤心(李国昌)和李克用父子曾帮助镇压黄巢起义,后来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建立了后唐。建立后汉的刘知远和建立后晋的石敬瑭也是沙陀人。

北方游牧民族就趁乱发展成了气候。契丹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导致后来的汉人王朝从建立时就存在先天不足。

宋辽对峙时期,辽国和宋朝的发展程度其实已经相差不大。

汉人用了几千年时间才从夏商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朝的大一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而游牧民族学会这一套制度用的时间就少多了,多则百余年,少则几十年,就能学会。这就和今天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就能把西方积累几百年的科技学到手一样。

总之,在唐末和宋朝时期,游牧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文明差距大大缩小了。汉人王朝想要像汉唐那样击溃辽国、金国已经变得不可能。

下一步,汉人王朝应该如何发展呢?

这时候的宋朝,想要在陆地上扩张已经变得不可能。后来的明朝虽然兵强马壮,但朱元璋还是颁布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因为征服外族容易,但统治很难,成本高,收益是负数。

学过近代史,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当然知道宋朝和明朝应该如何发展:大力发展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海外扩张,向海外移民。也就是近代西方列强所做的那样。

宋朝统治者没有学习对象,不可能知道这一条道路。即使知道这条路也充满了困难和未知,列强们扩张的很嗨,最后殖民地还是纷纷独立了

于是,汉民族的发展就遇到了瓶颈,汉人接连两次亡国,似乎走向了穷途末路。

总结一下汉人在宋明时期走入穷途末路的原因:1.游牧民族的文明程度赶上来了,辽国、元朝、清朝已经与同时代的汉人王朝差距不大。

2.汉人没有更高级更先进的学习对象,导致一直“高处不胜寒”,比较孤立,只能闭门造车。

3.汉人统治者坚持中央集权,绝不冒着分裂的风险去发展,还认为扩张的成本太高,收益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