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3:42:00
白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时节,长沙各界以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和网络祭扫等多种形式,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缅怀英烈、致敬英雄,是为了传承他们的精神,不断激发前行的力量。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祭祀与战争,都是国家大事。祭祀为何如此重要呢?因为它是后人与先辈沟通的精神纽带,可以让人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将往。而祭祀英烈,重温英雄事迹,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庄严仪式。
接受英烈精神熏陶,千百次说教,不如一次祭扫。据媒体报道,近30年来,每年清明节前夕,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固原市弘文中学的入学新生们,都会徒步108公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该陵园有396座烈士墓,其中158座为无名英雄,这些烈士牺牲时平均年龄17岁,最小的仅14岁。有学生抚摸烈士墓碑说:“原来课本里的英雄这么近,他们牺牲时还没我大!”有学生说:“我擦拭的那个墓碑连名字都没有!”这种近距离接触所产生的共情和洗礼,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作为“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热土,长沙更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真正的消逝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只要我们还记得,烈士就会永生。缅怀先烈,要学习他们为国为民、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英烈们为了中华之崛起、民众之幸福,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完成了光荣的使命。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身为后来人,我们不能“掉链子”。今天的我们正行进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弘扬英雄精神,要求我们锤炼忠诚的品质、担当的肩膀、攻坚克难的本领,这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缅怀先烈,更在于立足岗位汲取英雄身上奋进的力量。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体现在一次次具体行动中,让英雄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无论是在风吹雨打中镇守祖国的边关,还是在实验室埋头攻克“卡脖子”技术,抑或奔波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三百六十行,行行呼唤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做英雄,在各自岗位建功立业,这就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