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装尺码“缩水”:畸形审美应被抵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7:21:00    

□孙嘉康 (四川外国语大学)

近期,“女装何时能回归正常审美”话题登上热搜。上衣越来越短、裙子越来越瘦、裤子越来越长,90斤的女生只能穿L码……这种极端化的白幼瘦设计已经不止一次遭到消费者的吐槽。但在各种“女团风”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下,这种“童装化”审美不但未被取缔,反而一度成为品牌方吸引消费者的卖点。(4月8日 中新网)

女装的设计可以多样化,但绝不应让荒诞畸形的“白幼瘦”审美占据消费市场。

女装尺码的缩水,是其“童装化”的具体表现。当“BM风”“女团风”等形形色色的时尚潮流席卷网络,许多商家嗅到了流量密码。他们通过极端瘦削的穿搭模板和型号制造身材焦虑,利用“自律”“高级感”等标签,吸引消费者买单,满足人们对“瘦”的追求,同时能够缩减布料降低自身制衣成本。随后,再通过“微胖女孩也能穿”这一营销话术,将正常衣服以高价卖出,从各个环节刺激消费、实现盈利。

女装“童装化”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在商业领域,它虽为部分商家带来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来看,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这种现象悄然将过度追求 “白幼瘦” 的审美观念植入社会文化之中。许多身材正常甚至偏瘦的女性被打上了“微胖”的标签,使她们产生严重的身材焦虑,陷入过度减肥的深渊。这不仅会严重损害女性的身体健康,滋生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让人们在追求“小码”的过程中,面临经济、健康、心理等多重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童装化” 女装不仅对成年女性产生影响,对儿童也可能带来不良后果。部分商家为制造热点话题,将所谓的 “奶辣风” 童装推向市场,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这种做法会干扰了儿童正常审美认知的形成,极有可能引发儿童心理早熟等问题,对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消费者、行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者应增强自我审美意识,不被单一荒谬的时尚浪潮所裹挟,追求适合自身的美。其次,服装行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回归理性设计,根据真实的身材数据推出衣物,不要让设计为了“潮流”而丧失人文关怀。同时,公众应借助各类社交媒体,营造多元、积极的审美氛围,共同抵制畸形审美对女性的不良影响。让服装产品切实发挥服务人的功能,而不是成为束缚人们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