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缅怀海军画家康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0:53:00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著名海军画家、中国红色美术史的重要见证者、《鲁中大众画报社》原主编康牛于2025年2月15日逝世,享年97岁。

康牛(1928.5——2025.2)

康牛,原名刘善一,1928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刘家店子。他的祖辈刘佛缘是近代著名的抗日爱国民主人士,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事业,并加入鲁南国民抗敌协会,倾尽家财以支援抗战。他与姐姐刘希麟、弟弟刘晓刚三人,受祖父影响,思想进步,很早就投身革命工作。这一家族传统,对康牛的人生选择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牛 工作照

康牛与夫人 合影

从战场到画板,康牛的红色基因在血脉中不断流淌。1940年,年仅12岁的康牛考入中共山东分局创办的“山东公学”,从而开启了他革命与艺术交织的人生旅程。他穿梭于鲁中、鲁南的各个战场,担任战地宣传员、画报社主编,参与了鲁南大捷、孟良崮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1949年,他随军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成为新中国文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新中国成立后,他调至华东军区海军文工团,担任文艺、编导、美术股长。1953年,他转至政治部宣传部任职干事。1954年至1957年,他担任东海舰队文化部文艺助理。1958年,下放到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文化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创作,反思历史、颂扬人性。1979年,他得到平反,恢复了党籍和团级待遇,离休后选择在杭州定居。

解放战争期间,刘晓刚同志在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鲁中纵队文工团工作。图为兖州战役中,刘晓刚和战友们为庆功大会绘制毛主席像后合影。(自左至右:李半残、康牛、刘新芳、刘晓刚) 《华东前线》记者摄

1949平,康牛参加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大会入场留影

1949平,康牛参加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大会手冊

康牛致力于美术和文学领域,坚持创作根植于人民的作品,以朴素的笔触描绘军民生活,成为红色革命艺术的守望者,创作出众多经典作品,成为红色革命精神的现代回声。《王贵与李香香》连环画,195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海军战斗英雄赵小庵》连环画,1954年由海军画报社出版发行。《海防前线红领巾》小说,1955年由上海少儿出版社出版发行。《阿江与海嫚》诗画,1956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康牛用画笔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记忆,让红色精神在艺术中永续传承。

康牛 作品

他的离世,不仅是艺术界的巨大损失,更是红色文化传承上的一大遗憾。康牛的一生,是与革命和艺术紧密相连的一生,他的作品,如同历史的见证,记录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传递着红色革命精神的不朽力量。他的艺术成就,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红色美术史上,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