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金刺梨的新花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9:35:00    

“经过第27次配比尝试,历时3个多月,我们终于找到了平衡,金刺梨果酸与麦芽甜,恰到好处地交融在一起。”

4月15日,贵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清洗杀菌后的啤酒瓶通过传输带运送至灌装生产线上,该公司总经理施林在一旁指挥着各个生产环节。

这场关于口感的配比博弈,正是安顺经开区金刺梨产业蜕变的缩影。早在4月初,贵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20吨金刺梨啤酒,便从安顺经开区发往全国各地,这瓶“会呼吸的贵州味道”,不仅打破了传统啤酒工艺的边界,更撕开了金刺梨从野果到百亿产业的转型切口。

“首批产品进入市场便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我们正紧锣密鼓地安排第二批生产。”施林说。

时间拨回2013年深秋,安顺经开区宋旗镇平寨村的刺梨园里,腐烂的金刺梨堆成小山。金刺梨果农们抹着眼泪扛着麻袋,收购价从 3元暴跌至5毛。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天赐贵宝董事长闫福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即拍板投入2000万元建设研发中心:“不能让‘黄金果’烂在地里。”

实验室里,中国农业大学团队面对金刺梨3倍于普通水果的酸度、500倍于苹果的维C含量,用187余次试验攻克澄清工艺——硅藻土与膜过滤技术结合,让原本浑浊的果汁透出澄澈的琥珀光。

如今,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30余款产品讲述着科技赋能的奇迹:“双有机”刺梨原汁锁住山野本味,添加SOD活性成分的冻干面膜登上美容货架,刺梨+西梅+草莓等产品多元丰富。

“我们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一手做减法,一手做加法。在努力追求配料干净的同时,加入不同种类水果进行配比提升口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立坦言,目前,贵州省刺梨加工企业较多,金刺梨的营养价值有目共睹,如何挖掘金刺梨的更多潜能,是刺梨加工企业找准市场定位的关键。

无独有偶,同样位于安顺经开区的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管理室内,该公司董事长袁纯华紧盯中控屏上跳动的图像和参数。

“我们目前热销于市场上的产品除了金刺梨原汁外,还有金刺梨+天麻、金刺梨+余甘子、金刺梨+玻尿酸以及酱香刺梨、刺梨柚等14类产品,在精准定位市场的同时,更要兼顾与友商的差异化产品研发。”袁纯华介绍。

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金刺梨特色产品深加工为主,集科研、产销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企业,作为贵州刺梨企业中的一名“新生儿”,该企业以慢制快、以静制动,潜心钻研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以硬核技术擦亮品牌名片。

2024年11月,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贵州省刺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如今,该公司正围绕金刺梨研发刺梨冰酒、α亚麻酸等新产品。

“一季度,我们实现了1000余万元的产值,目前我们与中国科学院、贵州大学共同建设的研发中心即将落成,届时,我们将更深入地分层分类挖掘金刺梨果种的成分用途,研发出更多产品以适应更广应用场景。”袁纯华说。

数据勾勒出产业跃迁的轨迹。如今,安顺经开区金刺梨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覆盖全区3个镇(办),带动农户3000余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产业链附加值提升超10倍。此外,该区还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金刺梨产业集群,培育出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开发出金刺梨休闲食品、酒水饮料、保健品、护肤品30余种,打造出“魔梨”“得宝”“金蔷薇”等一系列知名优势品牌。

从实验室的187次试验到数字化车间的精准参数,从滞销野果到跨界爆品,科技、匠心与乡情共同发酵,安顺经开区正将一颗山间小果子,开发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花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曦 杜延卿

编辑 胡彪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