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苏州,现在种地都这么“科幻”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7:02:00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再次聚焦“三农”

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

作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苏州的田间地头

如何结出科技的“智慧果”?

一起来看

01、“人不下地,活儿全干完”

农业生产

耕、种、管、收

每个环节都纷繁复杂

古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而今

无人机飞进农田

农机设备开来帮忙

大大提高种地效率

解放人力

这些种地“科幻”大片

远超你的想象

  • No.1、“钢铁农人”狂揽活

春回大地

蔬菜种植正当时

吴中区西山新丰现代农业园

最新配备的“起垄耕整地”一体机

是集旋耕、起垄、播种、压实

于一体的“钢铁农人”

十来分钟

便能完成一亩地的复式作业

效率较人工提升了20倍

  • No.2、“空中农夫”来报到

目前

正值小麦返青拔节期

“空中农夫”智慧施肥

让麦田吃上“定制餐”

在常熟常阴沙的麦浪间

消费级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

15分钟内完成150亩田块的全域扫描

AI算法

根据苗情差异自动划分施肥等级

数据同步传输至植保无人机后

肥料便可精准洒落在对应区域

可以精准播种

可以“把脉开放”

可以智慧施肥

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越来越广泛

去年

苏州开始使用无人机

运输地产枇杷

为农户采摘、包装释放更多时间

确保枇杷高时效、高品质地运送到

消费者手里

  • No.3、“收割神器”显身手

蔬菜田间

智能化叶菜收割机

导航规划路径自动调头

每小时可收割1.2亩叶菜

较人工效率提升15倍

鸡毛菜、菠菜等易损叶菜收割完整率

最高可达98%

待到秋收时

在北斗卫星的助力下

通过手机APP远程操作

无人收割机

便进入全自动收割状态

具有省工、减损、提效、降耗等优势

02、解码田野上的科技创新

苏州农业“上大分”背后

离不开科技创新

助力农业“智”变

目前

苏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4.6%

居全省首位

全市主要粮食作物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

这组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力数据”

源自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人才等

多方力量的协同共振

  • No.1、政府强化科技重塑农业理念

“十四五”以来

苏州市级以上科技资金支持农业项目

近400项

支持经费超1.3亿元

育成农作物新品种超百个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委联合发文批复2024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苏州市的“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成功入选,是唯一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索试验的地区。

苏州进一步提出深化农业生产体系集成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质效。

  • No.2、农业“国家队”入驻苏州

苏州依托

苏州中农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等平台

加强科研攻关

苏州中农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落户昆山市陆家镇。

“A+温室工场”为华东农业科技中心的配套试验基地,是农业科研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的试验应用场景和展示基地。

这里布局了植物工厂、育苗工厂、自动化设备包装等8个功能区,具有光环境控制、绿色植保、自动水肥一体化灌溉、自动采收、物联网控制等创新技术亮点。

  • No.3、农业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智造之城”与“鱼米之乡”

相得益彰

苏州的工业基础

赋能农业装备升级

目前

苏州涌现了一批

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买插秧机就买久富”,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早已成为国产插秧机高品质的代表。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农业领域无人机制造的领先者,在植保无人机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年销售额突破亿元。

  • No.4、“新农人”种出新希望

人才在科技强农中

具有关键作用

在苏州

一群“新农人”

正以现代理念、科技手段

与乡土情怀的深度融合

重塑着“鱼米之乡”的农业基因

他们既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守护者

更是乡村振兴的破局者

“85后”青年徐峻育十五年扎根花田,带领团队打造出园艺新模式,让茉莉、白兰、栀子“苏州三花”走出江南,更带动百户农民年增收超800万元。

“90”后新农人姜蓉蓉潜心钻研果树栽培和无土栽培等技术,在省市各级瓜果评比中摘得金奖。

用科技重新定义田野

让乡村成为创新的港湾

2025苏州科技强农大会暨

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活动

将于4月15日举办

苏州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突出科技强农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时代“鱼米之乡”

尽在眼前

来源:苏州新闻

编辑:小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