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电力“绿”动 助力我省能源消费绿色升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3:54:00    

溶解、反应、洗涤、干燥、包装…3月27日,在贵州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通过一系列操作程序,磷酸铁前驱体产品有序产出,这些产品接下来将跟锂进行烧结,成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

“可靠的绿电支撑,为企业的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公司基地负责人盖纯雷告诉记者,目前,该行业要求实现绿电使用率100%,公司按月发布用电供需资源信息后,提升了购买绿电的效率。

在威宁草海湖畔,一个个“大风车”在霞光中“吞风吐电”(王绪竹 摄)

从2023年以来,作为连续3年全电量采购绿色电力的企业,贵州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采购绿电2.4亿千瓦时。企业透露,随着未来生产规模扩大,对绿电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绿电交易电量完成约34亿千瓦时。2025年年度绿电签约电量已有7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绿电交易规模持续攀升、签约电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助力贵州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转型背后不仅有政策的驱动,还有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贵州省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印发,为新能源及绿电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

梭戛农业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占地面积约2600亩,是典型的高坡度山地光伏项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年均可为南方电网提供1.32亿度绿色电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有效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图为3月25日,光伏项目与晚霞辉映的美景。(王飞 摄)

近日,我省独立储能正式进入电力交易市场,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抢抓机遇推动新型储能跨越式发展,我省新能源装机发电,已成为省内第二大电源。截至2024年底,我省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突破3000余万千瓦。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末,我省新能源装机总容量有望达到4200万千瓦。

因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为保障新能源电力充分上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按照清洁能源消纳原则,适时调整水电、火电发电计划,确保清洁能源全额消纳。2024年,贵州电网累计消纳新能源118.6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8.29%。

此外,贵州电网建成500千伏水场、仁义、盘州输变电等重点工程,“三横两联一中心”主网架结构进一步完善,有力保障了新能源“应开尽开、应并尽并、能并快并”。我省还积极推进”煤改电””油改电””气改电”等电能替代项目。2024年,全省新增电替代项目69393个,累计替代电量92.8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7万吨。

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增速明显,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突破,新能源就地消纳成效显著。近年来,贵州电网积极推进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培育全社会绿色消费理念,从扩大市场供给、挖掘消费潜力、强化政策宣贯等方面发力,绿色电力交易规模迅速扩大,有效助力贵州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编辑 刘力维

二审 王淑宜

三审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