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42:00
本报讯(记者杜一娜)3月29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二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主办。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在开幕式上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紧紧围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这一中心任务,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崔唯航表示,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经典著作编译、理论研究阐释、重大问题研究、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壮大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利于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有利于全党全社会更好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有利于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主旨演讲环节,国家教材委员会马工程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顾海良,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李君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辛向阳,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吴晓明分别发言。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作闭幕演讲。